岑参(718年?-769年?),荆州江陵(今湖北江陵县)人或南阳棘阳(今河南南阳市)人,唐代诗人,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。文学创作方面,岑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,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边塞诗尤多佳作。
岑参 (唐代)
黄沙碛里客行迷,四望云天直下低。为言地尽天还尽,行到安西更向西。这首诗显示的是作者在大漠上行旅时所望见的景色和所产生的感觉。
岑参 (唐代)
塔势如涌出,孤高耸天宫。登临出世界,磴道盘虚空。突兀压神州,峥嵘如鬼工。四角碍白日,七层摩苍穹。下窥指高鸟,俯听闻惊风。连山若波涛,奔凑似朝东。
岑参 (唐代)
平旦驱驷马,旷然出五盘。江回两崖斗,日隐群峰攒。苍翠烟景曙,森沉云树寒。松疏露孤驿,花密藏回滩。栈道谿雨滑,畬田原草干。此行为知己,不觉蜀道难。
岑参 (唐代)
上马带吴钩,翩翩度陇头。小来思报国,不是爱封侯。万里乡为梦,三边月作愁。早须清黠虏,无事莫经秋。此诗是天宝十三载(公元754年)岑参第二次前往北疆之前在长安写作的送行篇章。
岑参 (唐代)
一身从远使,万里向安西。汉月垂乡泪,胡沙费马蹄。寻河愁地尽,过碛觉天低。送子军中饮,家书醉里题。
岑参 (唐代)
疲马卧长坂,夕阳下通津。山风吹空林,飒飒如有人。苍旻霁凉雨,石路无飞尘。千念集暮节,万籁悲萧辰。鶗鴂昨夜鸣,蕙草色已陈。况在远行客,自然多苦辛。
岑参 (唐代)
三度为郎便白头,一从出守五经秋。莫言圣主长不用,其那苍生应未休。人间岁月如流水,客舍秋风今又起。不知心事向谁论,江上蝉鸣空满耳。
岑参 (唐代)
下马登邺城,城空复何见。东风吹野火,暮入飞云殿。城隅南对望陵台,漳水东流不复回。武帝宫中人去尽,年年春色为谁来。
岑参 (唐代)
晓笛引乡泪,秋冰鸣马蹄。一身虏云外,万里胡天西。终日见征战,连年闻鼓鼙。故山在何处,昨日梦清溪。
岑参 (唐代)
老人七十仍沽酒,千壶百瓮花门口。道傍榆荚巧似钱,摘来沽酒君肯否。公元751年,岑参在安西凉州城中,见有老人卖酒,就写下了这首诗。
岑参 (唐代)
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。遥怜故园菊,应傍战场开。
岑参 (唐代)
西原驿路挂城头,客散江亭雨未收。君去试看汾水上,白云犹似汉时秋。
岑参 (唐代)
渭水东流去,何时到雍州?凭添两行泪,寄向故园流。作者在西行经过渭州时看见东流的渭水因而思念起自己的故乡长安,于是有感而作此诗。
岑参 (唐代)
都护新灭胡,士马气亦粗。萧条虏尘净,突兀天山孤。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(天宝十四年),主要描写边疆安宁时战士们的生活情景。
岑参 (唐代)
轮台城头夜吹角,轮台城北旄头落。羽书昨夜过渠黎,单于已在金山西。戍楼西望烟尘黑,汉军屯在轮台北。上将拥旄西出征,平明吹笛大军行。
岑参 (唐代)
一驿过一驿,驿骑如星流。平明发咸阳,暮及陇山头。陇水不可听,呜咽令人愁。沙尘扑马汗,雾露凝貂裘。西来谁家子,自道新封侯。前月发安西,路上无停留。
岑参 (唐代)
昨日一花开,今日一花开。今日花正好,昨日花已老。始知人老不如花,可惜落花君莫扫。人生不得长少年,莫惜床头沽酒钱。请君有钱向酒家,君不见,蜀葵花。
岑参 (唐代)
火山六月应更热,赤亭道口行人绝。知君惯度祁连城,岂能愁见轮台月。脱鞍暂入酒家垆,送君万里西击胡。功名袛向马上取,真是英雄一丈夫。
岑参 (唐代)
侧闻阴山胡儿语,西头热海水如煮。海上众鸟不敢飞,中有鲤鱼长且肥。岸旁青草长不歇,空中白雪遥旋灭。蒸沙烁石燃虏云,沸浪炎波煎汉月。
岑参 (唐代)
君不闻胡笳声最悲?紫髯绿眼胡人吹。吹之一曲犹未了,愁杀楼兰征戍儿。凉秋八月萧关道,北风吹断天山草。昆仑山南月欲斜,胡人向月吹胡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