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牧(公元803-约853年),字牧之,号“樊川居士”,号称杜紫薇。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晚唐诗人,唐代文学家,后人称杜甫为“老杜”,杜牧为“小杜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区别开来,李商隐与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。
赠别二首·其一

赠别二首·其一

杜牧 (唐代)
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诗人离扬州奔赴长安,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。
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

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

杜牧 (唐代)
小侄名阿宜,未得三尺长。头圆筋骨紧,两眼明且光。去年学官人,竹马绕四廊。指挥群儿辈,意气何坚刚。今年始读书,下口三五行。随兄旦夕去,敛手整衣裳。
南陵道中

南陵道中

杜牧 (唐代)
南陵水面漫悠悠,风紧云轻欲变秋。正是客心孤迥处,谁家红袖凭江楼?此诗收入《樊川外集》,题一作“寄远”。
泊秦淮

泊秦淮

杜牧 (唐代)
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,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。
早雁

早雁

杜牧 (唐代)
金河秋半虏弦开,云外惊飞四散哀。仙掌月明孤影过,长门灯暗数声来。须知胡骑纷纷在,岂逐春风一一回?莫厌潇湘少人处,水多菰米岸莓苔。
题桃花夫人庙

题桃花夫人庙

杜牧 (唐代)
细腰宫里露桃新,脉脉无言度几春。至竟息亡缘底事,可怜金谷坠楼人。作者当时游桃花夫人(息夫人)庙有感,便写下了这首咏史诗。
重送绝句

重送绝句

杜牧 (唐代)
绝艺如君天下少,闲人似我世间无。别后竹窗风雪夜,一灯明暗覆吴图。
秋思

秋思

杜牧 (唐代)
热去解钳釱,飘萧秋半时。微雨池塘见,好风襟袖知。发短梳未足,枕凉闲且欹。平生分过此,何事不参差。
秋浦途中

秋浦途中

杜牧 (唐代)
萧萧山路穷秋雨,淅淅溪风一岸蒲。为问寒沙新到雁,来时还下杜陵无。唐武宗会昌四年(公元884年)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,正是凉秋九月,此诗似即为这次行役而发。
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

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

杜牧 (唐代)
百感中来不自由,角声孤起夕阳楼。碧山终日思无尽,芳草何年恨即休?睫在眼前长不见,道非身外更何求。谁人得似张公子,千首诗轻万户侯。
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

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

杜牧 (唐代)
七子论诗谁似公,曹刘须在指挥中。荐衡昔日知文举,乞火无人作蒯通。北极楼台长挂梦,西江波浪远吞空。可怜故国三千里,虚唱歌词满六宫。
屏风绝句

屏风绝句

杜牧 (唐代)
屏风周昉画纤腰,岁久丹青色半销。斜倚玉窗鸾发女,拂尘犹自妒娇娆。《屏风绝句》写画而充分发挥了诗的特长,就是它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所在。
秋夕

秋夕

杜牧 (唐代)
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天阶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。此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。
商山麻涧

商山麻涧

杜牧 (唐代)
云光岚彩四面合,柔柔垂柳十余家。雉飞鹿过芳草远,牛巷鸡埘春日斜。秀眉老父对樽酒,茜袖女儿簪野花。征车自念尘土计,惆怅溪边书细沙。
紫薇花

紫薇花

杜牧 (唐代)
晓迎秋露一枝新,不占园中最上春。桃李无言又何在,向风偏笑艳阳人。杜牧,曾任中书舍人,因被称为“紫薇舍人杜紫薇”。
柳绝句

柳绝句

杜牧 (唐代)
数树新开翠影齐,倚风情态被春迷。依依故国樊川恨,半掩村桥半掩溪。
过华清宫绝句三首·其一

过华清宫绝句三首·其一

杜牧 (唐代)
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这组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,精妙绝伦,脍炙人口。
归家

归家

杜牧 (唐代)
稚子牵衣问,归来何太迟。共谁争岁月,赢得鬓边丝。
山行

山行

杜牧 (唐代)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诗人深秋时节登山赏景,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,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。
齐安郡晚秋

齐安郡晚秋

杜牧 (唐代)
柳岸风来影渐疏,使君家似野人居。云容水态还堪赏,啸志歌怀亦自如。雨暗残灯棋散后,酒醒孤枕雁来初。可怜赤壁争雄渡,唯有蓑翁坐钓鱼。
⇧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