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
将进酒

将进酒

李白 (唐代)
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行路难·其三

行路难·其三

李白 (唐代)
陆机雄才岂自保?李斯税驾苦不早。华亭鹤唳讵可闻?上蔡苍鹰何足道?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,秋风忽忆江东行。且乐生前一杯酒,何须身后千载名?
送友人

送友人

李白 (唐代)
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
夜泊牛渚怀古

夜泊牛渚怀古

李白 (唐代)
牛渚西江夜,青天无片云。登舟望秋月,空忆谢将军。余亦能高咏,斯人不可闻。明朝挂帆席,枫叶落纷纷。
塞下曲六首·其一

塞下曲六首·其一

李白 (唐代)
五月天山雪,无花只有寒。笛中闻折柳,春色未曾看。晓战随金鼓,宵眠抱玉鞍。愿将腰下剑,直为斩楼兰。
临终歌

临终歌

李白 (唐代)
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馀风激兮万世,游扶桑兮挂左袂。后人得之传此,仲尼亡兮谁为出涕。
寻雍尊师隐居

寻雍尊师隐居

李白 (唐代)
群峭碧摩天,逍遥不记年。拨云寻古道,倚石听流泉。花暖青牛卧,松高白鹤眠。语来江色暮,独自下寒烟。
月下独酌·其一

月下独酌·其一

李白 (唐代)
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听蜀僧濬弹琴

听蜀僧濬弹琴

李白 (唐代)
蜀僧抱绿绮,西下峨眉峰。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。客心洗流水,馀响入霜钟。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
侠客行

侠客行

李白 (唐代)
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
长相思·其一

长相思·其一

李白 (唐代)
长相思,在长安。络纬秋啼金井阑,微霜凄凄簟色寒。孤灯不明思欲绝,卷帷望月空长叹。美人如花隔云端!
行路难·其二

行路难·其二

李白 (唐代)
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,拥篲折节无嫌猜。剧辛乐毅感恩分,输肝剖胆效英才。昭王白骨萦蔓草,谁人更扫黄金台?行路难,归去来!
山中问答

山中问答

李白 (唐代)
问余何意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。桃花流水窅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间。李白曾在安陆碧山桃花岩隐居,此诗即为隐居时期所作。
游洞庭湖五首·其二

游洞庭湖五首·其二

李白 (唐代)
南湖秋水夜无烟,耐可乘流直上天。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。
渡荆门送别

渡荆门送别

李白 (唐代)
渡远荆门外,来从楚国游。山随平野尽,江入大荒流。月下飞天镜,云生结海楼。仍怜故乡水,万里送行舟。
菩萨蛮·平林漠漠烟如织

菩萨蛮·平林漠漠烟如织

李白 (唐代)
平林漠漠烟如织,寒山一带伤心碧。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玉阶空伫立,宿鸟归飞急。何处是归程?长亭更短亭。
秋浦歌十七首·其十四

秋浦歌十七首·其十四

李白 (唐代)
炉火照天地,红星乱紫烟。赧郎明月夜,歌曲动寒川。《秋浦歌十七首》是李白游秋浦时写下的代表作。
江上吟

江上吟

李白 (唐代)
木兰之枻沙棠舟,玉箫金管坐两头。美酒樽中置千斛,载妓随波任去留。仙人有待乘黄鹤,海客无心随白鸥。
九日

九日

李白 (唐代)
今日云景好,水绿秋山明。携壶酌流霞,搴菊泛寒荣。地远松石古,风扬弦管清。窥觞照欢颜,独笑还自倾。落帽醉山月,空歌怀友生。
行路难·其一

行路难·其一

李白 (唐代)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⇧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