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
春夜洛城闻笛

春夜洛城闻笛

李白 (唐代)
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公元735年,李白客东都洛阳,《春夜洛城闻笛》一诗,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。
北风行

北风行

李白 (唐代)
烛龙栖寒门,光曜犹旦开。日月照之何不及此?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。燕山雪花大如席,片片吹落轩辕台。
听蜀僧濬弹琴

听蜀僧濬弹琴

李白 (唐代)
蜀僧抱绿绮,西下峨眉峰。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。客心洗流水,馀响入霜钟。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
夏日山中

夏日山中

李白 (唐代)
懒摇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脱巾挂石壁,露顶洒松风。诗中描写的夏日中生活的场景,真实、贴切地展现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。
古朗月行

古朗月行

李白 (唐代)
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又疑瑶台镜,飞在青云端。仙人垂两足,桂树何团团。白兔捣药成,问言与谁餐?
劳劳亭

劳劳亭

李白 (唐代)
天下伤心处,劳劳送客亭。春风知别苦,不遣柳条青。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、不同的写法。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,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。
长干行·其一

长干行·其一

李白 (唐代)
妾发初覆额,折花门前剧。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十四为君妇,羞颜未尝开。低头向暗壁,千唤不一回。十五始展眉,愿同尘与灰。
送友人

送友人

李白 (唐代)
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
临终歌

临终歌

李白 (唐代)
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馀风激兮万世,游扶桑兮挂左袂。后人得之传此,仲尼亡兮谁为出涕。
把酒问月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

把酒问月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

李白 (唐代)
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。
清平调·其三

清平调·其三

李白 (唐代)
名花倾国两相欢,长得君王带笑看。解释春风无限恨,沉香亭北倚阑干。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,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。
宣城见杜鹃花

宣城见杜鹃花

李白 (唐代)
蜀国曾闻子规鸟,宣城还见杜鹃花。一叫一回肠一断,三春三月忆三巴。
上李邕

上李邕

李白 (唐代)
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假令风歇时下来,犹能簸却沧溟水。世人见我恒殊调,闻余大言皆冷笑。宣父犹能畏后生,丈夫未可轻年少。
子夜吴歌·夏歌

子夜吴歌·夏歌

李白 (唐代)
镜湖三百里,菡萏发荷花。五月西施采,人看隘若耶。回舟不待月,归去越王家。
望天门山

望天门山

李白 (唐代)
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,公元725年,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,途中行至天门山。
江上吟

江上吟

李白 (唐代)
木兰之枻沙棠舟,玉箫金管坐两头。美酒樽中置千斛,载妓随波任去留。仙人有待乘黄鹤,海客无心随白鸥。
赠孟浩然

赠孟浩然

李白 (唐代)
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。红颜弃轩冕,白首卧松云。醉月频中圣,迷花不事君。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。
侠客行

侠客行

李白 (唐代)
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
客中作

客中作

李白 (唐代)
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。此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,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。
将进酒

将进酒

李白 (唐代)
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⇧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