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
李白 (唐代)
龙马花雪毛,金鞍五陵豪。秋霜切玉剑,落日明珠袍。斗鸡事万乘,轩盖一何高。弓摧南山虎,手接太行猱。
李白 (唐代)
二龙争战决雌雄,赤壁楼船扫地空。烈火张天照云海,周瑜于此破曹公。君去沧江望澄碧,鲸鲵唐突留馀迹。一一书来报故人,我欲因之壮心魄。
李白 (唐代)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既写了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,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。
李白 (唐代)
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开元天宝年间,汪伦为泾县令,李白前往探望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。
李白 (唐代)
平林漠漠烟如织,寒山一带伤心碧。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玉阶空伫立,宿鸟归飞急。何处是归程?长亭更短亭。
李白 (唐代)
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。无人知所去,愁倚两三松。
李白 (唐代)
问余何意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。桃花流水窅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间。李白曾在安陆碧山桃花岩隐居,此诗即为隐居时期所作。
李白 (唐代)
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
李白 (唐代)
渌水明秋月,南湖采白蘋。荷花娇欲语,愁杀荡舟人。此诗主要写月夜劳作之事。
李白 (唐代)
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。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君直到夜郎西。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,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。
李白 (唐代)
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公元735年,李白客东都洛阳,《春夜洛城闻笛》一诗,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。
李白 (唐代)
镜湖三百里,菡萏发荷花。五月西施采,人看隘若耶。回舟不待月,归去越王家。
李白 (唐代)
风吹柳花满店香,吴姬压酒劝客尝。金陵子弟来相送,欲行不行各尽觞。请君试问东流水,别意与之谁短长?诗人赴扬州,朋友在酒店为他饯行,李白作此诗留别。
李白 (唐代)
严风吹霜海草凋,筋干精坚胡马骄。汉家战士三十万,将军兼领霍嫖姚。流星白羽腰间插,剑花秋莲光出匣。天兵照雪下玉关,虏箭如沙射金甲。
李白 (唐代)
妾发初覆额,折花门前剧。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十四为君妇,羞颜未尝开。低头向暗壁,千唤不一回。十五始展眉,愿同尘与灰。
李白 (唐代)
白玉谁家郎,回车渡天津。看花东陌上,惊动洛阳人。隐隐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、怀才不遇的凄凉。
李白 (唐代)
南湖秋水夜无烟,耐可乘流直上天。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。
李白 (唐代)
牛渚西江夜,青天无片云。登舟望秋月,空忆谢将军。余亦能高咏,斯人不可闻。明朝挂帆席,枫叶落纷纷。
李白 (唐代)
玉阶生白露,夜久侵罗袜。却下水晶帘,玲珑望秋月。此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,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受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,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,在艺术上有幽邃深远之美。
李白 (唐代)
燕草如碧丝,秦桑低绿枝。当君怀归日,是妾断肠时。春风不相识,何事入罗帏。全诗言辞朴实无华,情景交融,神骨气味高雅浑然,富有民歌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