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
宣城见杜鹃花

宣城见杜鹃花

李白 (唐代)
蜀国曾闻子规鸟,宣城还见杜鹃花。一叫一回肠一断,三春三月忆三巴。
访戴天山道士不遇

访戴天山道士不遇

李白 (唐代)
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。无人知所去,愁倚两三松。
梦游天姥吟留别

梦游天姥吟留别

李白 (唐代)
世间行乐亦如此,古来万事东流水。别君去兮何时还?且放白鹿青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
望天门山

望天门山

李白 (唐代)
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,公元725年,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,途中行至天门山。
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

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

李白 (唐代)
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。
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

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

李白 (唐代)
我本楚狂人,凤歌笑孔丘。手持绿玉杖,朝别黄鹤楼。五岳寻仙不辞远,一生好入名山游。庐山秀出南斗傍,屏风九叠云锦张,影落明湖青黛光。
将进酒

将进酒

李白 (唐代)
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苏台览古

苏台览古

李白 (唐代)
旧苑荒台杨柳新,菱歌清唱不胜春。只今惟有西江月,曾照吴王宫里人。
清平调·其三

清平调·其三

李白 (唐代)
名花倾国两相欢,长得君王带笑看。解释春风无限恨,沉香亭北倚阑干。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,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。
赠孟浩然

赠孟浩然

李白 (唐代)
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。红颜弃轩冕,白首卧松云。醉月频中圣,迷花不事君。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。
临终歌

临终歌

李白 (唐代)
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馀风激兮万世,游扶桑兮挂左袂。后人得之传此,仲尼亡兮谁为出涕。
静夜思

静夜思

李白 (唐代)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,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。
春思

春思

李白 (唐代)
燕草如碧丝,秦桑低绿枝。当君怀归日,是妾断肠时。春风不相识,何事入罗帏。全诗言辞朴实无华,情景交融,神骨气味高雅浑然,富有民歌特色。
月下独酌·其一

月下独酌·其一

李白 (唐代)
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行路难·其一

行路难·其一

李白 (唐代)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游洞庭湖五首·其二

游洞庭湖五首·其二

李白 (唐代)
南湖秋水夜无烟,耐可乘流直上天。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。
江夏别宋之悌

江夏别宋之悌

李白 (唐代)
楚水清若空,遥将碧海通。人分千里外,兴在一杯中。谷鸟吟晴日,江猿啸晚风。平生不下泪,于此泣无穷。
秋浦歌十七首·其十五

秋浦歌十七首·其十五

李白 (唐代)
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不知明镜里,何处得秋霜。
沙丘城下寄杜甫

沙丘城下寄杜甫

李白 (唐代)
我来竟何事,高卧沙丘城。城边有古树,日夕连秋声。鲁酒不可醉,齐歌空复情。思君若汶水,浩荡寄南征。
清平调·名花倾国两相欢

清平调·名花倾国两相欢

李白 (唐代)
名花倾国两相欢,长得君王带笑看。解释春风无限恨,沉香亭北倚阑干。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,李白奉旨作了三首,这是其中一首。
⇧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