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
李白 (唐代)
美人卷珠帘,深坐蹙蛾眉。但见泪痕湿,不知心恨谁。五言绝句:语言平浅简易,情态缠绵凄凉,含蓄蕴藉,言短意长。
李白 (唐代)
天上白玉京,十二楼五城。仙人抚我顶,结发受长生。误逐世间乐,颇穷理乱情。九十六圣君,浮云挂空名。天地赌一掷,未能忘战争。
李白 (唐代)
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又疑瑶台镜,飞在青云端。仙人垂两足,桂树何团团。白兔捣药成,问言与谁餐?
李白 (唐代)
天下伤心处,劳劳送客亭。春风知别苦,不遣柳条青。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、不同的写法。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,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。
李白 (唐代)
燕草如碧丝,秦桑低绿枝。当君怀归日,是妾断肠时。春风不相识,何事入罗帏。全诗言辞朴实无华,情景交融,神骨气味高雅浑然,富有民歌特色。
李白 (唐代)
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馀风激兮万世,游扶桑兮挂左袂。后人得之传此,仲尼亡兮谁为出涕。
李白 (唐代)
蜀僧抱绿绮,西下峨眉峰。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。客心洗流水,馀响入霜钟。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
李白 (唐代)
群峭碧摩天,逍遥不记年。拨云寻古道,倚石听流泉。花暖青牛卧,松高白鹤眠。语来江色暮,独自下寒烟。
李白 (唐代)
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假令风歇时下来,犹能簸却沧溟水。世人见我恒殊调,闻余大言皆冷笑。宣父犹能畏后生,丈夫未可轻年少。
李白 (唐代)
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。
李白 (唐代)
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秋风吹不尽,总是玉关情。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征夫之妻秋夜怀思,希望早日结束战争,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。
李白 (唐代)
懒摇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脱巾挂石壁,露顶洒松风。诗中描写的夏日中生活的场景,真实、贴切地展现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。
李白 (唐代)
炉火照天地,红星乱紫烟。赧郎明月夜,歌曲动寒川。《秋浦歌十七首》是李白游秋浦时写下的代表作。
李白 (唐代)
暮从碧山下,山月随人归。却顾所来径,苍苍横翠微。相携及田家,童稚开荆扉。绿竹入幽径,青萝拂行衣。欢言得所憩,美酒聊共挥。
李白 (唐代)
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。不敢高声语,恐惊天上人。李白用夸张的手法,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,星夜之奇妙。
李白 (唐代)
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。此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,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。
李白 (唐代)
今日云景好,水绿秋山明。携壶酌流霞,搴菊泛寒荣。地远松石古,风扬弦管清。窥觞照欢颜,独笑还自倾。落帽醉山月,空歌怀友生。
李白 (唐代)
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李白 (唐代)
牛渚西江夜,青天无片云。登舟望秋月,空忆谢将军。余亦能高咏,斯人不可闻。明朝挂帆席,枫叶落纷纷。
李白 (唐代)
陆机雄才岂自保?李斯税驾苦不早。华亭鹤唳讵可闻?上蔡苍鹰何足道?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,秋风忽忆江东行。且乐生前一杯酒,何须身后千载名?